当时,报考的女孩子多达 2000 余人,竞争异常激烈。在等待面试的日子里,胡蝶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:要有个响亮的艺名,才能让人记住。直到面试当天,她还在为这个名字发愁。就在她犹豫不决之际,不经意间看到花丛中自由飞舞的蝴蝶,刹那间灵感迸发,她毫不犹豫地在报名表格上写下了 “胡蝶” 二字。
胡蝶力压阮玲玉的秘诀
考试那天,考场里人头攒动,气氛紧张又热烈。胡蝶心里清楚,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,顺利被心仪的学校录取,仅靠自己那层远房亲戚关系 —— 父亲姐夫的哥哥,也就是北洋政府内阁总理唐绍仪,是远远不够的。她深知,必须要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独特之处,才能在众多考生中崭露头角。
于是,胡蝶精心设计了自己的装扮。一身复古又别致的穿搭,让她在满是追求时尚潮流的新女性中脱颖而出。凭借着这份独特与自信,胡蝶如愿以偿地成为中华电影学校第一期也是唯一一期的学生。在学校里,她开启了系统而全面的学习之旅,课程涵盖导演、化妆、舞蹈、唱歌等十多门专业课程,甚至连骑马、开车这些被视为明星必备技能的项目,她也努力钻研学习。
初入演艺圈时,胡蝶只能拿到一些只有几个镜头的小角色。但她从不气馁,默默积累经验,逐渐找到了表演的节奏,进入了状态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她身上的能量开始从量变产生了质变。终于,电影《秋扇怨》让胡蝶一夜成名,她也顺势成为邵逸夫哥哥邵醉翁创办的天一公司的当家花旦。
在演艺圈,光有颜值显然不足以长久立足,还得有扎实的功底和不懈的努力。胡蝶极具语言天赋,能流利地说粤语、闽南话、上海话。为了掌握普通话,她甚至专程前往北京,拜梅兰芳为师,虚心求学。
胡蝶最开始就是个小人物,一步步打拼,成了大上海的大明星。那时候影坛人才辈出,可她的魅力一点不输给阮玲玉。她身上有种大气、成熟的气质,看着特别有韵味,让人一眼就记住了。
后来,特务头子戴笠看上了她,强行霸占。但胡蝶没有被打倒,日子再难,她也照常过,心里一直很坚强。戴笠一死,胡蝶就回到了原来的家,生活慢慢回到正轨。胡蝶的一生太传奇了,做演员做出了大成就,心态还特别好,所以活得很久。在民国,她是个响当当的人物,她的故事到现在还被大家常常提起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