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谈到感情,现在很多人提炼的关键要素,就是名、钱、房、车,反正,太过物化,太过俗化。古典的爱情,似乎已经死了。
前几天,我在公号上挂了两次徐则臣《北上》这部小说,还讲了一下同名正在热播剧版《北上》最令我意难平的事——小说里清末民国的那条线直接没了。
说实话,我对这部小说被“魔改”的最大遗憾,就是大家看到剧版里面那些青春男女的爱情,比起原著里面的爱情,价值太矮化了。
那,今天,我就讲一段《北上》里的爱情故事——跨国之恋,生死相依。
我希望,大家能用这种爱情故事,观照一下现实。或许,失去真爱的俗世,才是人间不值。
这段爱情,是一个意大利男人和中国运河边姑娘的苦情绝恋。
这个意大利人原名叫费德尔·迪马克,他受马可波罗传记的影响,在1900年,当水兵来到中国,成了八国联军的一员,跟义和团干仗。
可是,迪马克根本就不想打仗,他只想看看马可波罗笔下的中国运河和大美河山,还给自己取了个中文名字,叫“马福德”。
爱江山更爱美人,这话用在马福德身上一点没错。他在中国遇见了一生挚爱。
是怎么遇见的呢?原来,他在朋友大卫的画上,看到了一个在运河边浣洗衣物的女子。就一眼,他的心灵被狠狠击中了。
这女子叫秦如玉,书里形容她的眼神和表情,叫“哀而不伤”。
为了爱情,马福德直接当了逃兵,跑到运河边找秦如玉,展开了猛烈的感情攻势。
西方男人表达爱情那叫一个勇敢、主动、直接。他跑到秦家,说要学做年画,当个手艺学徒。其实啊,他只是想泡妹子。
问题是,那年头,在闹义和团,谁家留个洋人,那可是重罪。秦如玉是个顾家的小家碧玉,只能让马福德走。
页码:上一页